1月30日晚6時,新春年味尚在。隨著“大橋海威951”號打樁船的最后一聲錘響,中鐵大橋局承建的馬來西亞魯巴跨海大橋南引橋最后一根PHC管樁插打到位,標志著持續了1年零3個月的引橋PHC管樁基礎施工完成,工程進入全新施工階段。
“大橋海威951”號打樁船夜間沉樁施工
隨著工程告一段落,夏萬喜顧不得心中的疲憊和濕熱的天氣,給大兒子撥去視頻電話:“我們的工程有了新進展,我在這邊很好,你好好準備高考,不要分心?!?/span>
夏萬喜是魯巴大橋項目的現場生產經理,曾在平潭海峽大橋項目奮戰六年,如今是魯巴大橋海上生產的總負責人,回想起這一年多的樁基礎施工過程,他感慨萬千。他告訴記者,大橋位于呈喇叭口狀的入???,橋址處水流紊亂、漲落潮時浪涌極大、流速極快,最高水位差可達6米多,這樣的條件增加了施工的安全風險,也讓施工組織的難度直線上升。
工人們在暴雨中進行捆綁作業
此外,由于當地資源有限,許多設備難以直接購置;當地全年溫度都在30℃左右,建設者每天都生活在“夏天”;水、電、網等基礎保障不足,員工生活條件也有限。夏萬喜直言,在這里施工,甚至比在“建橋禁區”——平潭海峽還難。
首個墩身澆筑完成
面對如此挑戰,大橋的承建方——有著“建橋國家隊”之稱的中鐵大橋局又一次展現出應有的實力與擔當。項目總工程師李峰表示,項目部借助橋科院專家力量,多次論證超長管樁多點起吊方案的可行性,確保前期策劃萬無一失;對運樁船進行改裝,將船錨重量由5噸提升至10噸,讓其面對河底松軟淤泥仍能“站住腳”;全天候對潮汐變化進行監測,確保運輸精確到分鐘,保證不誤工期;團隊大膽創新,使用建橋重器——“大橋海威951”號超大型打樁船對水中PHC管樁實施整根插打,克服了當地生產條件不足帶來的難題。
李峰表示:“建橋人發揚‘一群人,一條心,一起干,一定行’的精神,晝夜兩班倒、頂烈日驟雨、斗大風巨浪,在克服重重困難險阻后,最終圓滿完成南引橋412根PHC管樁插打施工任務,極大鼓舞了項目團隊的士氣?!?/span>
魯巴跨海大橋全長4844米,是馬來西亞在建最大單體橋梁項目。項目建成后,將成為東馬第一橋,并與現有的婆羅洲大道連匯貫通,結束魯巴河兩岸靠輪渡往來的歷史,進一步改善馬來西亞東部地區交通格局,推動該地區區域一體化和經濟社會發展。
上一篇:
下一篇: